黄家湖湿地公园正式晋升“国家级”
益阳翻译公司推荐阅读,版权归《益阳新闻网》所有,转载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本网讯(记者 邢玲 通讯员 张舟)近日,从湖南省林业厅传来喜讯,国家林业局“林湿发[2016]107号”文件通知,历时5年的湖南黄家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通过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
湖南黄家湖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资水尾闾,南洞庭湖之滨,距市中心城区7.5公里,主要包括资阳区境内的黄家湖、南门湖、甘溪港河的永兴至窑山口段及其周边区域,总面积2267.1公顷。规划为“两湖、一河、两片、五区”的布局结构模式。公园规划区域内岛屿、湖汊众多,形成了湖泊、沼泽、洪泛平原湿地以及人工湿地构成的复合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典型的洞庭湖湿地特征。稻作文化、渔耕文化、龙舟文化、历史文化、诗歌文化等民俗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湿地生态系统、湿地自然景观互相映衬,且经由长期独特文化沉淀,生态旅游基础较好。
2011年12月,国家林业局批准开始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这些年,资阳区严格按照总体规划和湿地公园试点建设要求,积极推进试点建设各项工作。如今,黄家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面积和质量逐步提升。开展退耕还湿、退田还湖40余公顷;投资5730万元完成黄家湖泵站建设,承担黄家湖区域防洪、除涝、灌溉、调水和供水重任,极大改善了黄家湖水质,近几年水质保持在国家Ⅲ类以上;湿地野生动植物资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目前发现的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虎纹蛙、白尾鹞等7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莼菜1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菱、乌苏里狐尾藻等4种。
国家林业局湿地公园专家组对黄家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期间“有人管、有支撑、有投入、有成效”的“四有”经验给予充分肯定,一致认为我市各级政府和林业管理部门重视黄家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工作,在保护、恢复重建湿地生态上下了功夫,在引导全民重视湿地环境保护的科普宣教工作上有特色。
随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