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和分析evidence
如果说一篇文章的中心论点(argument)是树干的话,分论点(claims)则是树枝,而具体的支撑性的细节(supporting details) 则好比一棵树的树叶,这些支撑性的细节就叫做evidence。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学会识别并分析evidence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且必须掌握的技巧。Evidence支撑claims和argument,故一般来说,作者大量采用evidence的目的无非两种:一种是1) appeal to the reader’s emotion;另外一种是2) appeal to reader’s sense of reason.
正如评分标准中提到的,在答卷中反复paraphrase、summarize或quote作者的中心论点非常重要,因为这显示了考生可以读懂并分析文章,更为重要的是这显示了考生进行“信息整合”的能力。同理,信息整合的能力对分析evidence也同样适用。而分析evidence的第一步就得先识别evidence,然后在识别的基础上,考生需要向评分老师展示他的分析判断能力和信息整合能力,需要自己去整合、重述作者的主要evidence和用这些evidence论证的目的。也就是说,想拿到一个比较理想的分数,识别信息之后一定要再去分析和整合信息 (synthesize information).
虽然写作中并没有一个套路可以适用于所有的文章,但是,一篇好的文章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布局上都有一些帮助我们更好识别evidence的小技巧,这里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首先,evidence一般不会出现在文章的introductory段,正如大多文章的introductory paragraphs的布局一样,一个好的开头一般都是引出中心论点。当然,introductory段不一定是一段,也可能是两段(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段往往做一些背景介绍,第二段才会点题)。因此,我们一般会在body paragraphs中寻找evidence。
其次,要知道在每个body paragraph中,evidence和claim一般都是分离的。Claim是每段的中心论点,一般在每个body paragraph的第一句可以找到,当然也不排除在段中和段尾出现的可能性。如果找到了claim,那么evidence的识别就容易多了,因为一个body paragraph中一般最多一两句topic sentence句也就是claim句,其他的部分基本就是用于支撑claim并为之提供细节的evidence了。
最常见的evidence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Facts
Credible sources
Examples
这三种evidence的作用都是支撑分论点的。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我们在阅读写作文章的时候碰到evidence要圈圈点点做一下笔记,并刻意想一下这些evidence是哪一种类型,作者是如何把这些evidence和claim练习在一起的,这样就可以通过下划线的信息来帮助自己定位信息、完成写作。
随机文章